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休闲
  • 热点
  • 综合
  • 焦点
  • 百科
  • 时尚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焦点 > 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
    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
    发布时间:2025-11-12 03:43:57 来源:玉卮无当网 作者:百科

      中新社郑州11月7日电 题: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
      作者 经晓佳

      深秋时节,走红走进位于河南巩义的文化宋陵永泰陵,一台收获机穿梭于玉米田间。中国不远处,行千文臣武将造型的年宋石像生静立,与现代农机遥相呼应。陵季历史这幅跨越时空的背后景象,正是和农此前因“石像生守望麦田”而“走红”的宋陵秋收场景。

      宋陵是耕活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陵墓造像群之一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态共这里葬着北宋时期除徽钦二帝外的走红七位皇帝,加上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文化永安陵,俗称“七帝八陵”。中国

      历经千年,行千该陵区仍保存着1027件各类石刻,年宋其中石像生与现代农耕共生的独特场景,已成为热门打卡点。

      春赏菜花、夏观麦浪、秋览高粱、冬品雪景……近年来,现代农耕在千年宋陵上“塑造”出四季皆景的景观,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。其中,摄影爱好者张珍是这一景观的忠实记录者。在她看来,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正是宋陵的魅力所在。

    11月3日,收割机在永泰陵收玉米。罗琳 摄

      事实上,石刻保护需因地制宜。对永泰陵等“田野类”陵区,最大程度保留原始风貌才是科学保护。

      巩义市文物局局长朱星理7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,2021年12月,巩义市出台《宋陵保护管理办法》,对八座皇陵实施分类保护:永昭陵进行原址复建,永厚陵打造为文化遗址公园,永裕陵、永泰陵则注重保留历史环境与农耕景观。

      为统筹文物保护和农业生产,2021年宋陵周边3160亩耕地统一流转,由巩义市供销合作社经营。当地结合农时调整作物种植,减少耕作对文物的扰动,同时让文物与土地、农事紧密结合,将宋陵的“活资源”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传承。

      今年10月,永裕陵、永泰陵的高粱成熟季吸引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。当地适时开通“青纱帐里看宋陵”公交专线,并配备专业讲解员。

      “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‘双向奔赴’,反映出民众旅游审美从‘视觉观光’向‘身心沉浸’的转变。”谈及宋陵四季“走红”,王牌智库首席专家上官同君认为,宋陵借麦浪、菜花等元素,将皇家陵寝的宏大叙事融进百姓生活,实现文化下沉。

      在上官同君看来,宋陵四季要想“一直红”,还需在内容上深挖礼制、民俗故事,构建“宋陵故事IP体系”;在体验上结合农事开发沉浸式活动,运用科技让参观者变为“剧中人”;在业态上推动文创、研学、民宿等融合发展,构建“文旅+”生态圈。(完)

    • 上一篇: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姚军接受审查调查
    • 下一篇:内蒙古冰雪旅游季在“中国驯鹿之乡”启动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康熙亲爹另有其人?专家:没有证据,努尔哈赤、康熙、雍正都是相同父系
      • 昆明警方通报“校外男子在一高校自杀身亡”,“被导师压榨”系谣言|破谣局
      • 骨质疏松症早了解,别等骨折才重视|世界骨质疏松日
      • 今年广东油茶籽产量预计达26万吨
      • 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
      • 观赛、打卡、品特产……跟着十五运会游云浮|粤游粤好运
      • 文明迎全运,广州准备好了!全省五大文明实践行动正式启动
      • 当欧洲人“碰上端午”能碰出什么火花?
      • 震撼!全景无人机@十五运会,80秒+带你换个角度看全运
      • 美媒:“傲慢与虚伪”令全球南方远离美国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债市“科技板”落地半年 发行规模达1.38万亿元
      • 中国女子被绑架?我驻柬埔寨使馆回应:传言不属实|破谣局
      • 骨质疏松症早了解,别等骨折才重视|世界骨质疏松日
      • 两大“湾区顶流”现场飙舞!网友:看出来了,一个“i豚”一个“e豚”
      • 台当局以“设籍大陆”废止50人户籍 台青斥其恐吓爱国台胞
      • 俄称击退乌军攻击 乌称在巴赫穆特推进
      • 美国退群后又申请进群,中国也不客气,提了一个条件
      • 卒中可防可控!这场义诊教你抓住黄金救治时机
      • 今日立冬 你家的暖气热了吗?几招助你温暖舒心过冬
      • 苏丹冲突调停方称准备重启停火谈判 敦促冲突双方立即停火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,玉卮无当网   苏ICP备13038730号 sitemap